12月6日 12月7日 | 参加鄱阳湖野外考察的嘉宾与代表会议报道 报道时间:12月6日下午14:00-20:00,12月7日8:00-20:00 报道地点:天沐阁一楼大厅 |
12月7日(星期一) |
8:00-12:00 | 考察路线 嘉宾组:温泉镇天沐温泉度假村-吴城镇常湖池-朱市湖-鄱阳湖保护区自然教育基地 代表组:温泉镇天沐温泉度假村-星子码头上船-吴城码头下船 |
12:00- | 午餐(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站) |
14:00-18:00 | 考察路线 嘉宾组:在吴城镇码头上船-在星子码头下船-参观南京地理湖泊所鄱阳湖站-返回温泉镇天沐温泉度假村 代表组:参观鄱阳湖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-朱市湖观鸟点-常湖池-南京地理湖泊所鄱阳湖站-返回温泉镇天沐温泉度假村酒店 |
18:00- | 晚餐 |
12月8日(星期二) |
主会场开幕式及特邀报告 会议时间:08:30—12:00 会议地点:汉唐宫3楼大会议室 |
08:00-08:30 | 与会代表进入会场,暖场:播放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成立30周年宣传片 |
大会开幕式 主持人:封志明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、研究员 |
08:30-09:30 | 领导致辞与讲话 主持人介绍会议目的与参会领导和嘉宾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罗小云致辞 中科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致辞 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兼科学司司长刘健致辞 江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、生态文明办公室主任刘兵讲话 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刘杰讲话 播放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宣传片 |
大会特邀报告 |
09:30-10:10 | 流域生态系统监测与管理的若干问题 于贵瑞 中科院院士、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|
10:10-10:30 | 茶歇 |
特邀报告 主持人:周 桔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处长、中国科学院野外观测研究网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|
10:30-11:00 | 鄱阳湖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演变 胡振鹏 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、南昌大学教授 |
11:00-11:30 | 江湖关系变化及对鄱阳湖的影响 杨桂山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 |
11:30-12:00 | 红壤关键带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 张甘霖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 |
12:00- | 午餐 |
分会场报告 会议时间:14:00-18:00 具体会议地点见各分会场 |
议题一:鄱阳湖流域地球关键带观测与研究 (会议地点:天沐阁3楼中会议室) |
邀请报告 主持人:马泽清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|
14:00-14:20 | 鄱阳湖近三十年氮沉降及其水体生产力变化研究 高 扬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|
14:20-14:40 | 构建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网络的思考 陈伏生 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|
14:40-15:00 | 地下生态学过程观测体系与研究进展 马泽清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|
15:00-15:10 | 茶歇 |
学术报告 主持人:陈伏生 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|
15:10-15:25 | 基于GEE平台大数据的鄱阳湖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监测 丁明军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|
15:25-15:40 | 树木菌根类型对亚热带次生林凋落物源溶解有机质分解的影响 毛 瑢 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|
15:40-15:55 | 江西水土保持监测推进与突破 万小星 江西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站科长 |
15:55-16:10 | 江西省土壤环境与生态修复进展 孙小艳 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 |
16:10-16:25 | 江西官山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监测 杨清培 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 |
16:25-16:40 |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格局与进展 赵 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|
16:40-18:00 | 开放式讨论 |
18:00- | 晚餐 |
议题二: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 (会议地点:天沐阁4楼中会议室) |
邀请报告 主持人:徐力刚 中科院南京湖泊所研究员、CERN鄱阳湖站站长 |
14:00-14:20 | 鄱阳湖湿地水文过程与植被响应研究 徐力刚 中科院南京湖泊所研究员、CERN鄱阳湖站站长 |
14:20-14:40 | 鄱阳湖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及其建设进展 方朝阳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(江西师范大学) |
14:40-15:00 | 潦河中源段萤火虫资源调查及生境适宜性评价 计 勇 南昌工程学院教授 |
15:00-15:20 | 鄱阳湖流域面源污染概况与治理修复技术评估 吴永明 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 |
15:20-15:40 | 江西省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研究 刘聚涛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|
15:40-15:50 | 茶歇 |
学术报告 主持人:方朝阳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(江西师范大学) |
15:50-16:05 | 鄱阳湖南矶湿地野外综合试验站核心区生态要素特征 胡启武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、鄱阳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|
16:05-16:20 | 鄱阳湖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王晓龙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|
16:20-16:35 | 鄱阳湖洪泛水文连通及对生态环境评估的意义 李云良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|
16:35-16:50 | 季节性淹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/沉积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沈瑞昌 南昌大学江西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助理研究员 |
16:50-17:05 | 基于长短记忆模型的鄱阳湖流域径流模拟及其演变的归因分析 范宏翔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|
17:05-17:20 | 鄱阳湖湿地植物分解过程及对水文节律的响应 张全军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特别研究助理 |
17:20-18:00 | 开放式讨论 |
18:00- | 晚餐 |
议题三:鄱阳湖水文、水环境与水生态变化及模拟 (会议地点:会议中心一楼天和厅) |
邀请报告 主持人:高俊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|
14:00-14:20 | 鄱阳湖水文-水动力-水生态模型构建及应用 高俊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|
14:20-14:40 | 水淹时长驱动下鄱阳湖洲滩湿地植被动态模拟 葛 刚 南昌大学教授 |
14:40-15:00 | 鄱阳湖水生态模型成果展示 陈锁忠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|
15:00-15:10 | 茶歇 |
学术报告 主持人:葛 刚 南昌大学教授 |
15:10-15:25 | 大型浅水湖泊水环境建模:方法与思考 黄佳聪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|
15:25-15:40 | 鄱阳湖湿地景观模型及应用 刘 宇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|
15:40-15:55 | 鄱阳湖淡水健康指数评估研究 黄 琪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|
15:55-16:10 | 鄱阳湖区水生态保护目标研究 蔡永久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小组副研究员 |
16:10-16:25 | 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动力场的影响评估 姚 静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|
16:25-18:00 | 开放式讨论 |
18:00- | 晚餐 |
12月9日(星期三) |
分会场报告 会议时间:8:30-12:10 具体会议地点见各分会场 |
议题四:鄱阳湖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(会议地点:天沐阁3楼中会议室) |
邀请报告 主持人:于 倩 国际鹤类基金会(ICF)中国项目首席代表 |
08:30-08:50 | 长江生命力报告:方法、结论与建议 裘 盈 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中国分会高级经理 |
08:50-09:10 | 水位管理、增殖放流和渔业管理对鄱阳湖渔业资源影响 王玉玉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教授 |
09:10-09:30 | 协助巡护:践行长江大保护,探索一条新的“群管与专管”结合之路 钱正义 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|
09:30-09:40 | 茶歇 |
学术报告一 主持人:裘 盈 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中国分会高级经理 |
09:40-09:55 | 鄱阳湖长江江豚的研究进展 梅志刚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 |
09:55-10:10 | 鄱阳湖湿地水文过程与水鸟保护 夏少霞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|
10:10-10:25 | 鄱阳湖鹤类的分布与保护 金杰锋 国际鹤类基金会长江项目官员 |
10:25-10:40 | SEE任鸟飞项目成效和展望 张 琼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|
学术报告二 主持人:于秀波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、CERN秘书长 |
10:40-10:55 | 鄱阳湖沉水植物冬芽监测及繁殖生态学研究 黎 磊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副研究员 |
10:55-11:10 | 水淹时长对洲滩湿地植物生物量的影响:季节和土壤养分含量的调控作用 兰志春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|
11:10-11:25 | 季节性水位变化对大型湖泊-河流系统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 欢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|
11:25-11:40 | 2016-2020年黄渤海水鸟同步调查回顾与总结 吕 咏 国际湿地(IWRB)高级技术官员、副研究员 |
11:40-12:10 | 开放式讨论 |
12:10- | 午餐 |
议题五:鄱阳湖流域土壤健康与修复技术与模式 (会议地点:天沐阁4楼中会议室) |
邀请报告 主持人:彭春瑞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|
08:30-08:50 | 土壤健康国际研究前沿与红壤健康研究进展 孙 波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、CERN鹰潭站站长 |
08:50-09:10 | 赣南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的生态修复 张 嵚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|
09:10-09:30 | 红壤生态改良与可持续利用 刘秀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|
09:30-09:40 | 茶歇 |
学术报告一 主持人:郭 熙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|
09:40-09:55 | 红壤侵蚀劣地植被快速恢复后的生态功能研究 梁 音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|
09:55-10:10 | 稻-稻-油三熟制区农业面源污染周年防控技术研究 邱才飞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|
10:10-10:25 | 蚯蚓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王 辉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|
学术报告二 主持人:刘明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 |
10:25-10:40 | 生物质炭调控红壤酸化的机制 李九玉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|
10:40-10:55 | 不同施肥方式下红壤耕地质量的定位监测研究 李大明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研究员 |
10:55-11:10 | 气候变化背景下红壤坡地水蚀过程及防治措施 段 剑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|
11:10-12:10 | 开放式讨论 |
12:10- | 午餐 |
议题六: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与水污染治理 (会议地点:会议中心一楼天和厅) |
邀请报告 主持人:刘正文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|
08:30-08:50 | 基于吸附法的重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罗旭彪 南昌航空大学教授 |
08:50-09:10 | 鄱阳湖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郑 林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 |
09:10-09:30 | 鄱阳湖流域主要水体藻类分布与防控 戴国飞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|
09:30-09:40 | 茶歇 |
学术报告一 主持人:胡建民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|
09:40-09:55 | 湖泊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与常见误区分析——以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为例 刘正文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|
09:55-10:10 | 新型立体旋转生物膜技术在鄱阳湖及流域污水除磷脱氮中的应用 周文广 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|
10:10-10:25 |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国家报告之江西鄱阳湖篇 李慧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 |
10:25-10:40 |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思考与技术选择 吴 山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博士 |
学术报告二 主持人:周文广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教授 |
10:40-10:55 | 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在鄱阳湖区的污染特征及去除研究 丁惠君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|
10:55-11:10 | 典型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郑太辉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|
11:10-11:25 | 富营养化与牧食作用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复合影响 何 亮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博士 |
11:25-12:10 | 开放式讨论 |
12:10- | 午餐 |
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专场(会议地点:汉唐宫3楼大会议室) 主持人:夏少霞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 黎 磊 南昌大学流域所副研究员 |
13:00-14:20 | 研究生报告日程另发 |
14:20-14:30 | 休息 |
大会特邀报告(会议地点:汉唐宫3楼大会议室) 主持人:李海辉 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|
14:30-15:00 | 江西耕地生态系统质量监测与建设规划 赵小敏 江西农业大学校长、党委副书记 |
15:00-15:30 | 江湖关系变化下鄱阳湖生态水文过程演变 彭文启 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 |
15:30-16:00 | 鄱阳湖湿地退化与修复 于秀波 CERN秘书长、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|
16:00-16:10 | 休息 |
会议闭幕式(会议地点:汉唐宫3楼大会议室) 主持人:罗传彬 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、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办公室主任 |
分会场总结汇报 |
16:10-16:15 | 议题1总结报告 高 扬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|
16:15-16:20 | 议题2总结报告 徐力刚 中科院南京湖泊所研究员 |
16:20-16:25 | 议题3总结报告 高俊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|
16:25-16:30 | 议题4总结报告 于 倩 国际鹤类基金会博士 |
16:30-16:35 | 议题5总结报告 孙 波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、CERN鹰潭站站长 |
16:35-16:40 | 议题6总结报告 胡建民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|
16:40-16:50 | 中科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为研究生优秀报告颁奖 |
16:50-17:10 | 研讨会会议总结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于秀波研究员、CERN秘书长 |